2021 Active House Award 获奖作品 | 木兰围场之家
浏览量: 收藏
Active Sustainable Award 二等奖
木兰围场之家
专家评语-章明:项目基于内蒙古草原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及文化特征,利用在地材料,将场地属性远远大于建筑本身的意识付诸于实践。设计较好的尊重了地域文化,塑造了一个较富有地域特色,材料可循环的建筑形象,并利用建筑形体适当结合屋顶天窗与维护结构的处理调节采光与通风,降低建筑能耗。除此之外,项目结合游牧民族的运输特点采用适宜的构件预制拼装技术,从设计到施工全过程对环境保护予以考量,为草原游牧民族人民提供了具有一定场所意识、符合人本原则的新公共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在尊重地域文化的前提下,还可进一步探索建筑对草原地区特殊气候适应性的提升方式,包括如何应对季候性变化。
木兰围场之家的型态以传统的蒙古包为母题,从平面,立面到装饰纹样,向传统精神致敬。在如此这样一个场地精神占据主导地位的建设地点,场地的属性远远大于建筑本身。建筑如何谦虚而有姿态的介入场地是最为重要的问题。
设计中主要采用三种方式将建筑消解与场地中。其一是通过地域性的传统建筑将其现代化的演绎,形成和谐而又有特色的造型,融入当地环境。其次是使用当地的材料构建,特地从当地找来了老木梁,老藤条和毛石块形成主要的建筑立面。最后通过周边环境的构造,在大环境中形成微地形,将建筑锚固入场地中去。
01
主动性
ACTIVENESS
建筑中采用的毛石,老木梁和藤条均取自于当地。毛石来源于距离场地10公里的一个废弃的采石场,我们选用了已经散落在场地的毛石建成了毛石墙面。
老木头是从周边乡村的正在拆除的老民居中收购而来。手工编织的藤条吊顶则是住在我们场地边的生产队李队长亲自编织而成。这些当地材料的选用不仅确保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也将当地灵魂注入了建筑。
在本项目中,场地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就是确定我们建筑功能的出发点。从双环蒙古包主体中探出的各个景观视口指向了大场地中各个风景和小场景中的各种重要节点,比如山谷,森林,河流,羊圈和篝火坑等。
依据视线方向决定室内的功能这种手法,有别于传统建筑的手法,这是一种由外到内的设计手法,使得每一个室内空间都可以充分享受到场地的优势。屋顶的天窗可自由开关以达到自然通风和采光,享受大自然的景色与馈赠。
关注建筑能源消耗的同时关注建筑产能,建筑由内部的双环大厅,外凸的方体,最外部的木质遮阳百叶共同组成。
其中双环大厅的内部由钢结构组成,围护结构为三层low-e中空玻璃。外加的木杆件搭接于主体结构之上,形成了外遮阳的同时也是建筑的重要造型组成。木质栅格覆盖的天窗可过滤光,形成光影对比效果和自然的光线变化,引入自然光并营造舒适的环境。
由于游牧民族的特性,传统的蒙古包有马车或者牛车运输预制的杆件到现场通过人力组装。而本案设计中,建筑的主要构件均由工厂预制好的组件到现场拼装组装完成,尽量减少了现场湿作业,以保护草原为最高的原则。
建筑由内部的双环大厅,外凸的方体,最外部的木质遮阳百叶共同组成。其中双环大厅的内部由钢结构组成,围护结构为三层low-e中空玻璃。外加的木杆件搭接于主体结构之上,形成了外遮阳的同时也是建筑的重要造型组成。
建筑外部木构节点主要体现了建构的真实性。木杆件与杆件之间采用钢螺栓固定连接,形成了双木柱的效果。建筑屋面的外遮阳的造型通过不同粗细的木杆件结合共同组成。
室内的通高书架结合主体钢结构一体化设计建造。形成了由内而外的统一的有机整体。材料益于自然通风和采光,并自然地融入到内蒙古辽阔的草原的景色当中。
在景观设计中采用了微地形融入大地形的特点,在建筑的周边设计了起伏的微地形,使得建筑可以更好的融入草原环境。同时在微观尺度中控制人的活动,引导人的方向与空间感受。在微场地中活动的人可以获得不同于广阔草原的空间体验。
通过控制微地形形成起伏的草坡,一个通透的玻璃顶漂浮其上,形成了魔幻现实主义效果。观星阁的玻璃顶提供了夜间草原观星的绝佳点位,通过其抬升的室内地面,使用者可以躺或坐,观看斗转星移。同时观星阁的外立面采用了镜面材质,反射出周边草原的景色。
竞赛其他获奖作品将于近期在“Active House”微信公众平台公布,敬请期待。
▲卧龙自然保护区都江堰大熊猫救护与疾病防控中心
我要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