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Active House Award 获奖项目 | 北京爱育华妇儿医院项目
浏览量: 收藏
Active Pioneer Award 三等奖
北京爱育华妇儿医院
专家评语-章明:设计同时关注了人的健康与心理愉悦并以“普适,朴实,普世”的价值观为导向,体现 “被动优先、主动优化“设计原则,其应用的VOC空气品质传感器、新风热风回收系统以及EIB系统控制管理等技术将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合理结合,实现了每个房间风量的智能精细化调控,有效降低了新风负荷,提升了热能回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疗建筑在舒适性、能效性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均衡。
北京爱育华妇儿医院是一所国有资本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三级专科医院。医院位于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旁。项目用地面积:38694.3m2,总建筑面积:72713m2,容积率 1.2,建筑高度 30 米。日门急诊量 1500 人次,住院病床数 310 张。
建筑形体源于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意义的“三叶草”,早在爱尔兰古老的德鲁伊就视其为象征着喜悦和产妇压痛的“三叶草”。
1、坚韧:由于三叶草可以在任何气候和海拔高度成长,以其生命力来代表妇女儿童战胜病魔的坚强信念;
2、寓意:三叶草经历了不同时代也象征了不同的意义。在古老时代,三片叶子分别代表了信仰、爱情和希望;而到现代,则意味着成功、健康和成就。
三叶草的整体又意味着繁荣昌盛。在本项目中,每片叶子代表了一个“护理单元”。而连接叶子的主杆则是医院的核心“门诊和医技中心”。
布局上,将“妇”与“儿”两类患者分别布置于南北两端,各自成区,独立进出,避免相互影响;而中心位置的门急诊、医技等部门则共同服务于两部分患者,从而使医院高效运转。
01
主动性
ACTIVENESS
该项目采用国内具引领性的医疗服务模式及功能组合,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容积率受限的情况下,通过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在保障功能需求的同时,探索宜人环境品质。
对于能耗较高的医疗建筑:通过主被动措施结合,促进舒适性、能效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均衡;通过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使室内全年空气清新通畅,确保舒适的室内微气候环境;通过新风热回收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城市中水系统、高效供热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等技术运用,为实现绿色建筑、健康建筑提供保障。
该项目将社会心理学和生物医学理念结合,关注患者、家属及医护。设计一站式诊疗单元,使患者在其内完成一般性程序(挂号、缴费、化验、常规检查、诊疗等),避免国内医院中患者奔波于各楼层的疲惫混乱状态;重视患者的隐私,设一对一的挂号、缴费、诊疗位,为不同疾病及需求患者分别设出入口。
为患儿设计儿童喜好的色彩灯光、艺术长廊,营造轻松愉快的就医氛围;为产妇及家属提供家庭式舒适的休养空间和酒店式周到服务。此外,开敞内院将阳光、空气引入建筑内;进行室内外风环境、光环境及环境噪声模拟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及采取机械与自然的混合通风策略等,提高建筑物环境的舒适性。
对于寒冷地区的医院建筑,全专业采取措施,节约能源,提升舒适度:基于能耗模拟优化设计高性能围护结构,平面布局尽量加大建筑展开面,使尽可能多的房间(尤其是走廊、大厅等公共空间)具自然采光通风条件。设新风热回收系统,利用间接热交换,排风对新风进行预热(或预冷)处理,降低新风负荷,显热热回收效率大于 65%。
新排风口设置智能风量调节模块,每个房间设置室内 VOC 空气品质传感器,由传感器控制智能风量调节模块调节每个房间风量。此外,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运用,使大楼低能耗运转;热供应系统采用了变频循环水泵节省了热水的输送能耗;建筑内机电设备、公共场所的照明、风机盘管等由智能 EIB 系统控制和管理。
合理控制外窗开启,避免无组织室外风大量涌入,以达到大楼节能运行的目的。个有外窗房间安装门窗位置检测传感器,外窗开启自行关断风机盘管风扇。既避免不必要的大量无组织室外风侵入时,过度增加室内空调负荷;又不强制使用不可开启外窗,在人员需要时增加自然通风换气的舒适选择。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大面积采用,使大楼低能耗运转。与该工程生活热水日用水量相比,直接使用太阳能集热板的热水,系统规模小,保证率低。为有效利用太阳能集热板产生的热量,采用大温差冷水预热系统。该系统的热量回收,不受太阳能集热板产热量波动的影响,热回收率高,间接换热,卫生条件好。将太阳能板所收集的热量,作为冷水预热贮热。配定温放水,冬季防冻循环系统。
利用市政中水,冲洗楼内便器、作为雨水灌溉回用水补水,达到节约用水的效果。屋面雨水用管道收集,在室外绿地下设置一座 500 雨水综合利用构筑物,采用收集—处理—灌溉方式,以减小场地雨水径流系数。院区室外绿化、道路冲洗选用回用雨水,绿化灌溉采用微喷灌方式。
地下车库、公共大厅、走廊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现照明灯具的分区域、按时段开启,方便管理和有利节能。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将普通的照明中人为的开关按钮转换为智能化管理,不仅方便了医院管理者能将其高素质的管理意识运用于照明系统中去,而且也大大的减少了建筑物后期的运行维护费用,带来极大的投资回报。
由于场地规划控高及容积率的限制,地上建筑面积十分有限,设计中在地下空间引入自然光,并加以充分利用,保障了高品质环境空间。设计了全埋地式锅炉房、污水处理站;主体建筑中, 将几乎全部停车泊位布置于地下,并于地下布置了厨房、餐厅、药库、病案库、后勤库及后勤保障用房、医护集中更衣淋浴、太平间、垃圾收集等等功能。与这些功能相结合布置下沉庭院,以改善地下室的采光通风条件。
综合分析可利用环境条件,采取积极措施
主体住院楼面向南侧河道呈南北向布置,获得最优的景观、日照与通风,并采用合理的层高和竖向体系,使建筑及室外环境之间形成有机联系。场地内采用自然植物覆盖的下凹式绿地,从而增加场地雨水与地下水涵量,减轻市政排水系统负荷,并将收集的雨水用于绿地灌溉、道路冲洗等。作为医疗建筑,对于噪声控制、射线防护、垃圾及污废水处理等等,因地制宜地采取先进合理措施,保障环境安全。
合理的建筑布局
通过模拟分析,合理选择主体建筑的主朝向:两栋住院楼的主要朝向为西南向,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同时有利于夏季通风。高层部分采取大面宽小进深设计,自然通风效果好。月子中心设有内庭院,更增加了拔风的效果。
空间规划的可持续性、未来发展的合理预留
本项目为医疗建筑,功能布局上以开敞的中央花园为核心,各种功能紧凑布局;并结合近远期规模需求合理规划,做到门诊医技、住院、科研教学、院内生活等预留扩展空间:在院区预留用地,可与妇产楼相结合,作为妇产科的扩展;门诊顶层的行政办公区作为门诊、医技的发展空间;影像中心南侧的餐厅可作为影像中心的发展空间;儿科病房楼七层本期作为后勤、会议区,将来可改作护理单元。通过这样的规划,使医院未来扩建后的医疗流程继续保持原有秩序而不会被破坏。
装配式技术的运用
提高了建筑品质,缩短了建造周期本项目于 2012 年 6 月开始动土,于 2014 年 3 月完工并于 5 月正式验收。如此复杂而高端的医疗建筑,一般来说 3 年多的施工周期是合理的。本项目能在 1 年多的时间内完工,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大量采用组装式建材。如:全楼内隔墙采用轻钢龙骨隔墙板,外墙采用全干挂体系,装配式建造省去复杂的湿作业抹灰过程,节省空间和施工时间,也提高了施工质量。
兼顾儿童心理及节能的立面设计
本项目立面设计力图表达独有的妇儿医院气质和特征,配色在暖色系基础上点缀以丰富的色彩,采用不同颜色彩釉玻璃,呈现出充满活力的外观效果,给人过目不忘的深刻印象。这样的外观,加上丰富的景观小品,有助于舒缓儿童进入医院时的紧张感和焦虑感,调节患儿情绪。
建筑外立面玻璃幕墙的彩釉涂层可以减少紫外线进入室内,起到遮阳的作用;三维曲面的玻璃幕墙使室内可视范围最大化,尽可能将自然光线引入每个角落,尤其是病房和走廊,使之光线充足。
环境友好与环境安全的理念
合理组织建筑空间及动线流程,集中接收、回收或安全处置危险物品,如医疗垃圾、传染性物质、有毒物质、放射性物质等。对于建筑运行中产生的噪声、废气、废水污染,进行积极应对;建筑物通过植被、道路等与周边环境进行分隔,避免相互影响。
▲2021 Active House Award 获奖作品 | 上海虹桥机场大礼堂修缮项目
▲2021 Active House Award 获奖作品 | 文冠果生态产业研发中心项目
▲2021 Active House Award 获奖作品 | 大关党群服务中心项目
我要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