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园林中的人文办公-中衡设计集团研发中心
浏览量: 收藏本文素材来源: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北立面夜景
2015年中衡设计集团研发中心启用,这是一座属于设计师自己的“家园”,如同古代文人为自己造园所寄托的情怀一样,研发中心饱含了设计师对于理想办公空间的追求,建筑中的园林以不同的形态融入了现代办公之中,展现了更为丰富的形态与内涵,同时为使用者提供了更为多样的具有人文气质的使用空间。它是设计师历经十余年思考之后,将苏州园林与人文文化融入现代建筑之中的探索:办公建筑应从对功能的满足、形式的追求、技术的应用,上升为以人为本的终极思索,将人在环境中的感受作为设计的重要考量。
建筑布局
中衡设计集团研发中心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畔。总用地面积14137.95㎡,总建筑面积 74897.96㎡,可容纳2500人。地上部分主要为办公,裙楼一层及地下一层为商业,地下二、三层为车库。建筑结构形式为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等级为标准设防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塔楼以简洁、完整的形态布置于地块最北侧,呼应北侧城市主干道的门户需求;裙房南向展开,最大化地满足了使用者在苏州地区对日照与通风的要求。
研发中心在设计中实现了建筑师的“空间调节”策略与工程师的 “设备调节”策略高度融合。“塔楼在北、裙房在南”的布置方式,办公单元错位布局以及细部构造方法保证了建筑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地源热泵、雨水回用、太阳能热水、新排风全热回收、室内环境在线监测等也融入设计方案中。
△ 西南视角
△ 南立面夜景
△ 屋顶雪景
研发中心2019年获得Active House国际联盟颁发的Active House采光卓越奖;2018年获得绿色建筑及健康建筑双三星运行标识;2014年获得绿色建筑三星级设计标识。
同时已获得2017年度全国勘察设计建筑工程公建一等奖、建筑智能化专业二等奖、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三等奖、江苏省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及绿色建筑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多层次园林空间
秉承中衡设计一贯的“延续”创作理念,漫步研发中心内,随处可感受到设计者对苏州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敬意。借鉴苏州民居 “进”与“落”的空间组合手法,打破了传统矩形体量,将园林穿插于各个空间之中。
△ 屋顶花园+屋顶农园
屋顶东侧为屋顶花园,绿化景观与环形步道融合可供员工休憩与活动;并在楼顶镶嵌了空中花园作为建筑的“眉眼” 。
屋顶农园:西侧为630m2屋顶农园,有鱼菜共生的桑基鱼塘,也有设计师共享的四季生机厨房,产出的有机蔬菜直供员工食堂。
室内绿化:塔楼办公空间采用每3层设置一个大型空中共享花园,裙楼大堂、中庭和各办公空间同样遍布绿色。
△ 室内绿化
立体化自然通风与采光
交错院落式设计有效将自然风与自然光线和绿化景观引入办公空间,全玻璃幕墙与多种形式的天窗、侧窗、光导系统结合,塔楼跨层全玻幕墙连接结构,实现全部办公空间都有天然采光。
员工食堂和地下健身房的大面积采光天窗大幅改善了地下空间的采光效果,南侧的下沉广场,既是有效的交流平台,又为地下空间带来了日照与景观。
△ 员工食堂采光顶
△ 中庭采光通风侧窗
△ 地下健身房采光顶
中轴转门、下悬窗+玻璃挡板、侧向通风幕墙、中厅高处可开启侧窗既强化自然通风,又提高了舒适度。
△ 中轴转门通风
△ 侧向通风幕墙
△ 侧向通风幕墙
高效绿色技术
绿色建筑与智慧建筑设计理念融入整个研发中心的设计之中,中心的绿色建筑设计融入Active House建筑理念,采用“主”&“被”动相结合的策略,将“空间调节”与“设备调节”完美结合,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使用者提供舒适安心的环境。
△ 地源热泵机组
△ 屋顶太阳能热水系统及光伏发电系统
△ 可调节外遮阳
△ 直饮水系统
△ 雨水回用系统
新风系统:过滤器组合段为初效过滤G4+平板式静电过滤器F7,在送入足够量的新风的同时有效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
室内环境监测平台:实时监测水质(浊度、pH、余氯和电导率)和空气品质(温湿度、CO2、CO、PM2.5、PM10和TVOC),并自动计算空气品质表观指数(AQI)通过内部网络向员工展示,监测系统与新风系统联动。
功能多样的共享空间
研发中心把“快乐办公,健康工作”的企业文化发挥到极致,随时感知“家”的温度。屋顶农场、太极广场、健身中心、休闲会所、咖啡吧台等设施完备,员工工作之余徜徉其中,尽享人文关怀。
△ 中式藏书阁
△ 员工咖啡厅
△ 母婴室
△ 游泳池
△ 室外休憩长椅
△ 健身房
”延续是一个空间概念,也是一个时间概念;是自然地理上的概念,也是人文情感上的概念。延续应当是广义的,不仅是优秀的传统与文化,还应该有记忆、场景、地域、地景、思想……通过延续,建筑有了活力和新的生命。延续的落脚点在当代或现代,甚至是未来。当延续被赋予了现代功能、现代空间、现代理念的时候,延续的价值才得以真正的体现。
1
业 主: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建 筑 师:冯正功、高霖、平家华、黄琳
设计团队:杜良晖、赵栋、陈曦、哈瑞德(室内)、宋洋(室内)、董渊博(室内)、王翔(景观)、陈天花(景观)
基地面积:1.41hm2
建筑面积:7.7万m2
结构形式:框架剪力墙结构
摄 影:姚力、侯博文、赵江
Active House|往期精选
闽清梅溪新城科技馆——闽清发展引擎的形象名片
日光与建筑 | 融入自然的法国当代艺术博物馆(FRAC)
招募中国建筑学会会员
可优先并优惠参加本会各类学术交流活动
可优先在中国建筑学会网站及刊物上发表作品
有机会受邀参加Active House国际会议交流及游学项目参观
优先且优惠参加Active House评估师的专业培训
……
普适 朴实 普世
我要评论/留言